top of page
  • 吳致怡。AB WU

早晨的阿嬤月經討論會



隨著碩士論文口試結束、疫情稍微趨緩,村子裡牛犁協會的高齡班級也分流開課, 最近才得以繼續訪問阿嬤的月經生活,因為台語實在太差,準備簡報也只能到處問單詞如何發音。對一些阿嬤來說,即使是現在談到月經,還是會非常的不知所措,雙手摀著臉。

敢發言的阿嬤說:「不能進廟啦、不能做發粿、不要過火,其他都隨便!很多禁忌這些東西都馬講講而已,都馬還是要工作、賺錢都來不及了!還給你休息喔!不可能~」。也有聽到阿嬤分享:「不能進廚房或是做給神明吃的食物」,一位阿嬤就說:「真好欸~就不用煮菜了,後~煮菜真的揪麻環!」

尤其最印象深刻的是,當某位阿嬤拿著月事帶在細細觀賞時,一位阿嬤緊張地跑過來叫她不要再拿著, 一邊跟她說「這個拿著不好啦!放著、放著!」,即使這些月事帶對已停經的阿嬤來說再也不會使用,也離生活遙遠。在訪談的過程間也有阿公在。


牛犁協會說,村子裡的班級很少能夠看見阿公出現。或許高齡的男性過去本來不太習慣參加工作以外的團體課程, 有位阿公陪老婆來上課,在討論月經時,很意外的看見他拿起來和大家一起討論。


也曾遇過其他阿公原本很活躍,在談論月經時卻變得少少回應不願多談。即使是這樣,不管是團體或是個人訪談,每一次的訪問還是有不同的收穫,和阿嬤一起拼拼湊湊記憶,有些模糊有些真實,也有些難過。也很感謝牛犁協會的雅帆秘書,和我分享了她準備課程的經驗,還特地在課堂的開始先來把我介紹給阿嬤們,也要感謝崇育、聘孝、毓君、妤帆在課程的幫忙。



一個班級裡各地來的阿嬤也互相反駁曾聽過的禁忌,也讓我想到賈樟柯導演曾經在一場演講裡提到:「似乎我們每個人都處在日常生活裡,但是事實上如果我們不經過描述,我們有可能對自己所處的生活一無所知。」


11月會在花蓮文創園區有一個展覽,是關於月經田野與創作,也很期待這些在花蓮的田野紀錄可以帶回花蓮,佈置期間會開放給民眾參觀,到時有活動資訊再分享出來。




bottom of page